原标题:1949年,渣滓洞大屠杀,唯一幸存的女同志盛国玉,后来怎么样了?
1949年11月27日,特务对囚禁在渣滓(zhā zǐ)洞的革命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规模屠杀。
后来无数的作品以此为蓝本演变而出,像《烈火中永生》《红岩》《江姐》等,这些作品表达了对特务的愤怒,以及对烈士的同情与敬佩。
1947年,我军顺利地攻破重庆的白马山防线,先头部队已经接近重庆,而且不到五十里的距离。
对于重庆的老百姓来讲,光明就在前方,但是对于被关押在臭名昭著的渣滓洞的革命人士们来说,这一天,却是他们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
那天,特务们把渣滓洞牢狱中的200余名“囚徒”,全部集中起来,并锁在了楼下的八间牢房中,并用各种枪械进行扫射……
不过苍天有眼,最后有15位幸存者,而且其中有一个幸存者叫盛国玉,她是此次屠杀中唯一幸存的女同志。
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盛国玉的身上究竟有着什么故事?在这场大屠杀后,他后来怎么样了?
解放战争后,我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突破长江防线后,已经是大厦将倾之势。
被关押在渣滓洞的同志们感到万分的高兴,他们看到了被释放的希望,而且没多久,进行“和谈”,确实释放了少数同志,比如曾紫霞、张坤碧等女同志。
但没多久,在监狱里的盛国玉等人,就发现江姐和李青林被提出牢房后便没有了消息,特务说把她们转移走了,但她们其实是被特务杀害了。
狱中的同志们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只是,他们在当时就感到了一种风雨欲来的气氛。
监狱里不许再放风,而且特务们对囚犯的监视更加严密了,每天早上只准两个人出来清理尿罐,其余人一律不准出来。
白天,监狱内如同往常一样,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异常现象,但是晚饭后,很多人明显感到了监狱的气场开始发生了变化。
监狱前院的办公室里换上了大灯泡,人员进出十分频繁,与往常相比,有数倍之多,一开始,有的同志猜测他们是要撤退,因为他们在前几天得到确切消息,在24号已下令总攻重庆。
所以特务进出频繁,就是为了整理文件,赶紧撤退,到了晚上,细雨朦胧,吃了晚饭后,大家心情比较舒畅,因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他们应该很快能得到释放了。
天气寒冷,很多人就早早睡下,但是睡了不久,特务就开始提人,这时候他们才知道不对了,因为一小时敌人就提了两批。
特务在房子外面开枪屠杀时,盛国玉和伙伴罗娟华,刚好在牢房后面站着,枪一响她们同时倒下,扑向后窗左角的一张床边。
特务的子弹不断地轰鸣着,在房间里嗖嗖作响,墙壁上的泥土四处飞溅,敌人用机枪先在门前扫射一阵后,又赶紧跑到后窗进行扫射,子弹像是雨幕一般,不断地在房间里交织。
盛国玉不知道过了多久,从昏死状态中醒了过来,牢房都是姐妹们的尸体,每个人都是血肉模糊,已经不成样子了。
按照一般的情况,盛国玉是必死无疑的,因为她站的位置就在敌人的正前方,特务从门前打了那么多子弹,盛国玉是很难逃得过去的。
门被猛地推开之后,几个敌人鱼贯而入,准备来补枪,特务像老鹰一样扫视着监狱,他发现了倒在一旁的盛国玉,特务双眼一咪,他走上前去,用枪托打了几下盛国玉的腰部。
当时盛国玉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一直趴着不敢动,敌人观察了一会,没有给盛国玉补枪,便离开了。
这时女牢里其实不只有盛国玉,当时还有一个女伴胡芳玉还活着,当时她听到床响,便叫了几声:
胡芳玉历来性急,没等盛国玉回答,她就走到门前,准备闯出去,但是门外却传来“砰”的一声。
盛国玉在里面看到这种情况,十分悲愤,大火在牢房里肆意地燃烧着,她还是不敢行动,因为她怕敌人还没有走掉,但是过了好一会,火越烧越旺,整个监狱都被火海笼罩,楼板都快要坍塌了下来。
火烟不断熏烤,盛国玉实在受不了,她决定冲出去,就算被子弹打死,她也不想被活生生烧死。
于是她猛地冲出烧掉的牢门,从一米多高的台阶上跳到了院坝里,但敌人的枪声没有响起,这个渣滓洞监狱里已经看不到人了,只有呼呼的风声作响。
听不到枪声,也看不到特务,当时盛国玉并没有立即跑出去,而是找地方躲藏,因为她怕她现在冲出去之后,会碰到还没有完全撤离的特务。
惊慌中,盛国玉便找到了离她最近的男厕所,也顾不得脏不脏了,直接跑到尽头,在厕所的槽道躺下。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也不知道过了多久的时间,天已蒙蒙亮了,住在渣滓洞不远的一些百姓发现了渣滓洞着火了,有些胆子大的人,就跑到渣滓洞来看出了什么事。
一番找寻下,她们发现了盛国玉,看见她身上的囚犯服,大家就知道了他的身份,渣滓洞的恶名他们在附近是早就知道的,于是百姓就把盛国玉救到她们的家里。
有人帮盛国玉换掉了身上穿的囚服,还把衣服埋在自家院坝前的树底,最后等盛国玉调养好了,又把她送出了敌人的警戒区。
当时重庆其实还未解放,盛国玉不敢乱走,她在这边举目无亲,连个朋友都没有,于是她只能装成逃难的,随着当地群众一起逃亡。
不过这期间还是危险,因为军队为了抵抗,就在重庆大肆疯狂抓捕壮丁,当时他们连妇女也不放过。
不得已,盛国玉只能在山上乱跑了两天,而且她也不敢下山,她晚上就只能和逃难的群众露宿在山上。
直到11月30日的时候,大家都说重庆解放了,盛国玉这才开始下山,一步一步地向从重庆城走去,这几天的躲藏,盛国玉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两天一点东西都没吃,而且又发高烧。
意识恍惚的盛国玉,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了这么远的,她一路问路到沙坪坝的路边,在那里她遇到了一群宣传队的学生。
盛国玉把自己的事情和他们说了,那些学生听说她从渣滓洞逃难出来,立即把盛国玉带到了学校安置,然后与当地的重庆军管会取得了联系。
众人发现,盛国玉到了医院的时候,依旧是高烧不退,不过人们发现,她在昏迷的时候,依旧在叫喊着什么,但是没有人能听清。
后面经过治疗后,盛国玉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彻底脱离了险境,也回到了党和人民的怀抱。
从小她就很有独立意识,小时候就期盼着当一名老师,当盛国玉从垫江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她便成为了一名教师。
看着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果,就这么轻易地付诸东流,任凭是谁都会感到郁闷, 那段时间,20岁的盛国玉十分迷惘,不知道到前路在哪里。
1947年,经过亲戚介绍,盛国玉认识了在重庆上学的余梓成,这个人给她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有本事,他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本事很大。
他自己从学校毕业后,很快找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而且他还帮助盛国在桂阳小学谋到了一个职位。
余梓成在婚后依然对盛国玉很好,甚至比以前还好,他会帮着她劈柴、磨豆花,晚饭的时候,他还会主动牵着盛国玉的手,去田坎上吹晚风,散步。
不过在结婚后一段日子,余梓成带回来了一些革命著作,就是从那时起,盛国玉才知道丈夫原来是革命人士。
而且余梓成是有意让她知道的,可能他希望夫妻之间不仅仅是生活伴侣,而且还要是精神上的伴侣。所以余梓成在县上教书的时候,他经常会介绍盛国玉认识一些进步学者,或者带着她和几名好友交流。
还是恍惚状态的盛国玉,也没有多想便打开了门,可是她开门一看,顿时清醒了不少。
盛国玉犹豫下,她还没说话,那男人就挥了挥手,后面的人就直接绑住她,准备带走。
盛国玉自然不肯,挣扎着,突然那高大的男人,朝着她的肚子猛地挥了一拳,盛国玉措不及下,浑身都没了力气。
虽然他们去重庆接洽相关人物时,为了掩护身份,扮成了生意人,但他们还是被军统发现了。
一大早,他们向秘密联络点出发,但是他们却没有发现,背后还跟着几个军统的特务,而且他们藏得十分隐蔽,以至于这3名成员并没有发现。
当他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特务们便将隐藏点给前后包围,并且他们直接冲了进去。
三人组中的一名成员直接中弹身亡,倒在了地上,血流了满地。而其余两人被逮捕了起来。
这件事本来和盛国玉没有关系,因为她只是负责一些党内的基本工作,但是特务们在搜身后,发现了一个要命的东西——日记本。
特务把她绑在立柱上,没完没了地问她问题,但盛国玉听得出来,这些人并不知道她的身份,因为那些问题都是问她最近有没有参加过什么活动,是否认识这些。
盛国玉知道这时候,绝对不能松口,于是她死咬自己是农家妇女,根本不认识什么,他们是抓错了人。
但特务明显没有那么好糊弄,他们不断搬出刑具,折磨盛国玉,就希望她能赶紧吐露出来什么东西,但是盛国玉一直没有说。
最后敌人搬出了残酷的电刑,在那种摧残下,盛国玉的身体已经支零破碎,但这个时候盛国玉不知道哪里来的毅力,她咬紧牙关不吐一字。
所有的招都弄完之后,特务就把她押到女监与一批吸女、的女犯关在一起。
渣滓洞在重庆的歌乐山麓(lù),原来是一个郊外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这个渣滓洞三面是山,位置隐蔽,抗日战争的时候,特务就逼死矿主,强占了煤窑,把这里改造成了一个监狱。
这里分内外两院,外院为办公所,内院一楼有16间男牢,还有2间女牢,当时这里自从建立,便又关押了很多重大的“政治犯”。
“六一”大逮捕案、“挺进报”案,几次大案件下来,很多人都被抓进去过,而且这里不仅仅关着员,还有爱国的将领,以及民主人士等等。江竹筠(yún)、许建业、何雪松等革命人士都曾在这里,而且这里最多达三百余人。
这个臭名昭著的监狱,盛国玉自然听说过,但她此时已经没有什么畏惧的了,这里已经关押了20多名女性,盛国玉作为新加入的一员,被一起关押在一个狭小阴暗的监狱。
在这里,盛国玉才知道这里关押的都是一些革命人士、员,比如和他同住在一起的江姐。
她说她叫江竹筠,是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镇江家湾人,1947年的时候,她受重庆市委的指派,来到了这里,负责组织学校的学生运动,除此之外,她还负责地下刊物《挺进报》的组织发行。
江姐刚接受了酷刑,模样已经是不能称得上是一个人了,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电刑……盛国玉在她身上,能数得清那些刑具,还有她的十指,被反动派用什么贯穿过。
江姐要去上铺,手指无法使劲,她只好吃力地用手腕去勾住扶手,用力地爬上去,盛国玉终于忍不住,她的眼泪哗哗地流出。
在监狱的日子,并不是一直阴暗低沉的,这里的人自发地团结在一起,在新年的时候,他们还举办了联欢会,这也让人们低落的心情,轻快了不少。
大家想方设法让孕妇和小婴儿过得好一些,平时不舍得吃的东西,大家都拿出来,大家还轮流照顾,生怕他们出一点意外。
两个小生命在监狱中诞生的时候,所以人都感到无比的满足,即使他们在“地狱”之中。
在那段特殊的牢狱岁月,盛国玉见证了太多的事情,他们虽然每天都会遭到折磨,但他们没有一个人放弃希望,这份坚毅,让看守们都十分动容。
在有些人的帮助下,他们即使身处监狱,但牢房与牢房,监狱与外面的信息传递,依然没有停止。
另一边, 丈夫余梓成知道了妻子被捕的消息后,无比焦急,他一边躲避特务的追查,四处躲藏,一边暗暗打听盛国玉的下落。
虽然他打探到盛国玉被押到了重庆,但当他徒步到重庆找寻的时候,那城内城外戒备森严的围墙,却让他没有丝毫办法。
时间到了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在即,蒋介石在14日直接从台湾飞抵重庆,他来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为了处理在重庆被关押的那些“犯人”。
27日下午4点多,特务们开始集结,并且准备开始大屠杀,8点,执行屠杀的特务,到达渣滓洞。
他们开始点名,把名单上所有的人提出,准备杀害,烈士们已经知道今晚的结果,他们高呼着:
27日当天,盛国玉逃脱了大屠杀,而丈夫余梓成在垫江得到她脱险的消息后,立马赶到了医院,找到了盛国玉。
相遇之后,劫后余生的激动,夫妻相见的感动,这一刻涌上心头,两人相拥而泣。
1949年12月,战士冲进了渣滓洞,看到里面屠杀的情形之后,许多人失声痛哭,消息传到军部之后,中央指示重庆军管会,立刻收殓(liàn)遗体,查明牺牲烈士的身份。
经过辨认之后,江竹筠和李青林两位烈士被认出,其余的尸体腐烂程度较大,已无法辨认,当时让人们气愤的是,他们的一些衣物居然被特务偷卖到磁器口的大街上。
当他们的亲人看到烈士的西装、毛衣等物品时,心如刀绞,那种悲愤,无法言语。
人们用最好的棺木,将这些烈士运到了歌乐山下,很快,歌乐山下多了一座巨大的坟墓,以及三百余位烈士遗体……
盛国玉每晚都会想到那个夜晚,她忘不了那些刽(guì)子手的面容,她也忘记不了同伴的呼喊,惨叫……不仅如此,她由于身体受到了不可逆转的折磨,医生建议盛国玉别再要孩子了。
不过当她回到家后,她十分想要和丈夫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因为那是她们血脉的延续。
35岁时,盛国玉怀孕了,她挺住了,可是生下的孩子没有满月,便没了,丧子之痛,让盛国玉许久都没有缓过来。
不过两年之后,盛国玉得偿所愿,生下了一个健康的女儿,她也终于成为了一个母亲。
1973年,余梓成老人病重,临终的时候,他叮嘱妻子,希望她能早日地加入到党组织,成为一名党员。
1996年,在盛国玉70岁生日时,党组织特批她入党——而这也是盛国玉在丈夫牺牲之后,她唯一的心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