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巴地尔村,62岁的农民ElayanShami站在田边遥望着从小生活的家园。也许不久,村民们将不得不与这个可追溯至罗马时代的村庄说再见。东方IC供图
世界遗产是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体现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生活的真实记录。然而,每当战争爆发或者重大灾害突然袭来,本就饱经沧桑的世界遗产却与普通百姓一样难逃厄运。自1994年以来,为保护世界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强了世界遗产的监测工作,将存在严重问题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敦促遗产所在国家采取措施修复和保护这些珍贵的遗产。
在6月25日闭幕的多哈世界遗产大会上,巴勒斯坦的“橄榄与葡萄酒之地——南耶路撒冷文化景观,巴地尔村”、坦桑尼亚的塞卢斯禁猎区、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城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截至目前,全球共有46项世界遗产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濒危遗产数最多的国家是叙利亚,有6处文化遗产,其次是刚果民主共和国,有5处自然遗产。中国没有世界遗产位列“濒危名单”。
1977年,世界遗产大会首次召开;翌年,首批12处遗产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79年,位于前南斯拉夫的科托尔自然、文化和历史保护区成为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上的第一个成员。
濒危名录承载着人们对部分世界遗产受损甚至永久消失的忧虑。不可抗拒的“天灾”——火山、地震、洪水等,以及战争、采矿、环境污染、城市化无序发展和旅游业过度开发等人为破坏,都严重影响世界遗产的价值存在。
自1994年始,世界遗产委员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世界遗产监测报告,对遗产地的保护状况做出评定,一旦该遗产地具备如下条件,则它可以被认定是濒危世界遗产。一旦被列入濒危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将立刻从世界遗产基金中拨款,并制订实施拯救方案,以保障其被持续、永久地保存。这些条件包括:
第二,由于以下原因,面临被毁坏的危险:蜕变加剧;大规模工程的威胁;城市或旅游业迅速发展造成的消失危险;土地的使用变动或易主造成的破坏;未知原因造成的重大变化;随意摒弃;武装冲突的爆发或威胁;灾害和灾变等。
第三,有关该遗产保护的国际合作已经十分必要。第四,要有本国濒危遗产地的援助申请,这种援助必须是有效的。要求援助的申请可以由世界遗产委员会任何一名成员或其秘书处——世界遗产中心提出。
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经过一系列努力措施后,如果解除了相应的危险与威胁,经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估,也可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去,摘掉“濒危”的帽子。但如果该国政府不能在一定的期限内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保护该遗产,使其最终失去了作为世界遗产的价值,该遗产项目也将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
至今,已有一些日渐凋敝的世界遗产在入选濒危名录后成功得到修复,焕发出新的历史光彩,因而从濒危名录中删除。例如坦桑尼亚的基尔瓦遗址和松戈马拉遗址。它是早期欧洲探险家在东非的重要港口,因发掘出过大批古建筑物遗址和中国的古瓷器而闻名于世。由于当地独特的气候使古迹受到不可估量的破坏,2004年它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在本届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坦桑尼亚对该遗迹的保护和管理已经提高,于是将其从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删除。
本届遗产大会第一个申遗项目就是巴勒斯坦紧急提交的橄榄与葡萄酒之地——南耶路撒冷文化景观,巴地尔村。由于地处敏感区域,委员国意见不一。最终,以秘密投票表决,过半数(21个委员国,11票赞成、3票反对、7票弃权)通过,巴地尔村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于该景观已经面临严重威胁,同时列入濒危遗产名录。
巴地尔村位于耶路撒冷以南,约旦河西部地区,有2000年的农业历史,至今人们依旧承袭着上千年以来的生活方式。巴地尔村拥有古老梯田地形,并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罗马时代。其中梯田的一部分栽植了市场花卉以贩卖,另一部分则种植了葡萄树与橄榄树。梯田灌溉的系统由地下资源供应,长久以来村民们彼此共享。
该地区面临以色列兴建隔离墙计划之危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声明,这面墙将可能使农夫们与数个世纪以来辛勤耕耘的田地就此隔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将巴地尔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单。
位于坦桑尼亚东南部的塞卢斯禁猎区是非洲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东非最大河流鲁菲吉河从禁猎区穿越而过。在这个很少受人类干扰的广大原野里生活着数量众多的大象、黑犀牛、猎豹、长颈鹿、河马以及鳄鱼,还有550种鸟类栖息在这里,是名副其实的“鸟类天堂”。此外,它还具有许多种不同的栖息地,如米欧埔林地、开阔的草原、河边森林和沼泽,使其成为研究持续的生态和生物过程的一个天然“实验室”。
塞卢斯禁猎区的名称来源于著名的猎人和早期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弗雷德里克·塞卢斯。前身是1896年由德国人建立的保护区,1905年成为禁猎区。保护区内没有永久性建筑物和人类定居点。
由于禁猎区地处边远地区,除非搭乘飞机,否则难以到达。现在走坦赞铁路也是一种选择。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本届大会上决定将坦桑尼亚的塞卢斯禁猎区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原因是大规模的偷猎活动正
在使禁猎区内的野生动物物种濒临灭绝,特别是大象和犀牛,自从1982年该禁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这两种动物的数目下降了90%。此外,勘探和开采矿产活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也日益成为保护区的严重威胁。
玻利维亚的波托西城位于安第斯山脉赛罗里科山的下方,海拔4000米,建于1546年,历史上以采矿业闻名,为波托西省的首府。
在16世纪,波托西城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新大陆最重要的银矿之一。这块土地从1538年开始被西班牙殖民当局统治。1572年,代国王弗朗西斯科·德·托莱多结束了矿山的第一个混乱的开采热潮,引入新的工艺过程进行开采。波托西的城市和其矿山经历了极繁荣阶段。
在南美洲,这座城市的兴旺发达带动了远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利马等港口城市的发展。波托西矿山也在欧洲的经济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波托西城由5个水库及其大坝,一处皇家矿山,大约5000处其他的矿山和城市本身组成。
波托西城是重要银矿山保存的优秀例子。全部生产设备与水坝、沟渠、选矿中心和干燥窑都被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社会结构也同样好好地保存下来。这座殖民城市拥有卡萨德拉莫内达集镇、圣洛伦佐教堂、一些贵族住宅区和工人居住区。该城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本次大会中把波托西城列入濒危名单,在决定中提及可能导致此历史遗迹的不断受损的因素,如无节制的采矿行为,建筑倒塌的危险,保护工作的不利,无效力的保护规定等。
2014年6月15日至2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已审议决定通过26处新增世界遗产,另加入4项扩展项目。
●博尔格尔历史和考古遗址/俄罗斯●波尔萨和库马利吉兹克:奥斯曼帝国的诞生/土耳其●卡洛林时期面西建筑和科尔维城/德国
●肖维-蓬达尔克洞穴,阿尔代什省/法国●阿尔比尔城堡/伊拉克●吉达古城,通向麦加之门/沙特阿拉伯●波弗蒂角纪念土冢/美国●南汉山城/韩国
●大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公园/印度●汉密吉伊坦山野生动物保护区/菲律宾●奥卡万戈三角洲/博茨瓦纳●斯泰温斯-克林特悬崖/丹麦
●南方喀斯特二期/中国●比亚沃韦扎国家森林公园/白俄罗斯、波兰●瓦登海/丹麦、德国、荷兰(丹麦新增)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