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历史画家 弗朗西斯科·普拉迪利亚

西班牙历史画家 弗朗西斯科·普拉迪利亚

1848年,弗朗西斯科·普拉迪利亚出生于萨拉戈萨省加列戈新镇。他先后在萨拉戈萨、马德里皇家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和马德里水彩画家学院学习绘画,师从卡洛斯·德·阿埃斯

1874年4月和1877年间,他作为奖学金项目的一员,与海梅·莫雷拉、卡斯托·普拉森西亚和亚历杭德罗·费兰特-费希尔曼斯等画家在意大利罗马采风学习[2]。

1878年,他的画作《疯女胡安娜》在西班牙全国美术展览中摘得金奖,得到了2万比塞塔的奖金[3]。

1879年,西班牙参议院委托他创作一幅关于收复格拉纳达的绘画。他花了3年时间,完成了《格拉纳达的投降》[4]。

1881年,他成为罗马西班牙美术学院院长,但两年后辞去职务,他漫游意大利,描绘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人物。1897年回到马德里,担任普拉多博物馆馆长。但他很快便放弃了职务,把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1921年11月1日在马德里去世[5]。

卡斯蒂利亚(西班牙前身)女王胡安娜(1479-1555年,查理五世的母亲),因丈夫(奥地利大公腓力一世)劈腿丧失理智,被软禁在疯人塔,丈夫死后寸步不离棺材;父亲、儿子相继夺权,继续遭到囚禁,总共关押了近半个世纪。火堆白烟、头巾、蜡烛火焰随风扬起,棺材旁边的年轻的女王主导了画面,隆起肚子里是未来的葡萄牙王后,左手上两枚婚戒、丧服强调了她成为寡妇;左侧侍女关切的目光,专心念经的牧师,右侧疲劳、同情的随从,虽有众人围绕却改变不了她的孤独。

背景:8世纪初阿拉伯人入侵,短时间内征服了将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西班牙贵族从718年开始起事,建立新的王国,开展收复失地运动,直到1491年底的格拉纳达合约签订,收复了格拉纳达(阿拉伯人的最后据点)。签署协议的两方分别是伊莎贝尔一世女王斐迪南二世国王夫妇,七世格拉纳达苏丹。

与许多艺术家一样,弗朗西斯科·普拉迪拉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多次改变了居住地,从事了并不总是他喜欢的职业与职务。1881年,他成为西班牙美术学院院长,但两年后辞去职务。他漫游意大利,描绘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人物。1897年他返回西班牙担任普拉多美术馆馆长,最终对他来说都是不成功和不愉快的,很快便放弃了馆长一职,从那时起,他就在马德里工作室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直到1921年去世。

弗朗西斯科·普拉迪利亚·奥尔蒂斯(FranciscoPradillaOrtiz,1848-1921年)西班牙画家,受印象派影响的学院派新古典风格,以中世纪历史、本土风俗创作著称,弃学院院长、普拉多博物馆馆长职位,专注于多产创作。

据传,疯女王胡安娜守着丈夫的尸体,在托德西利亚斯城堡寿终正寝。女王坐在左侧窗台前,眼神发呆迷离,完全忽略了身边玩耍的小公主;玩具铺了一地,隔开右侧漠视而茫然的侍女和仆人;后景左侧一扇打开的门,通往放了棺材的房间。

赏析:据传,疯女王胡安娜守着丈夫的尸体,在托德西利亚斯城堡寿终正寝。女王坐在左侧窗台前,眼神发呆迷离,完全忽略了身边玩耍的小公主;玩具铺了一地,隔开右侧漠视而茫然的侍女和仆人;后景左侧一扇打开的门,通往放了棺材的房间。

8世纪初阿拉伯人入侵,短时间内征服了将伊比利亚半岛大部分,西班牙贵族从718年开始起事,建立新的王国,开展收复失地运动,直到1491年底的格拉纳达合约签订,收复了格拉纳达(阿拉伯人的最后据点)。签署协议的两方分别是伊莎贝尔一世女王斐迪南二世国王夫妇,七世格拉纳达苏丹。

赏析:表现力更胜于油彩的水彩水粉画,年轻女人们沿河排开没有蹲在河边,而是踩在河水里在支架上洗衣,右侧还有人在两个小提琴手伴奏下起舞,呈现户外劳作和愉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