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曲家克莱门特·雅内坎的史诗作品《战争》(La Guerre)以及15世纪作曲家若斯坎·德普雷描写世态的作品和圣歌中激发了音乐话剧《麦克白》的创作灵感。莎士比亚创作于1606年的原著戏剧《麦克白》的片段,与雅内坎和德普雷引人遐想的音乐交织在一起,再次讲述了这个大众熟知的故事。
故事讲述了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上遇到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麦克白夫人精神失常而死,麦克白无一丝难过。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削首的下场。
该剧作为杜布罗夫尼克首屈一指的文化项目,于莎士比亚艺术节受到观众热情褒赞,并在强烈要求下返场数次;主轴乐曲《战争》是文艺复兴时期国王常任作曲家克莱门特·雅内坎最为标志性的香颂之一。
当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第一次表演这个作品的时候,这部戏被称作“1515 – M 的战役”,亦是突出了作为主轴的著名乐曲《战争》。世界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曾于排练期间来拜访,他认为:“既然你在做麦克白的故事,那就应该称它为麦克白。”自那以后,它就被称为《麦克白》。尽管文本和原著相比在文字长度上减少,一些台词和构想甚至是来源于哈姆雷特,发生的谋杀也仅只是原著的一小部分,不过大部分的主心骨还是被保留下来。
瑞典皇家戏剧院被誉为“北欧百年世界级戏剧殿堂”、瑞典“国宝”级剧院,该剧院曾由数位传奇人物担任导演,包括伟大的瑞典电影导演莫兰德兄弟,著名的电影与先锋戏剧导演阿尔夫·斯约堡,以及最负盛名的当代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同时这里也培养出了众多世界级明星,如葛丽泰·嘉宝、英格丽·褒曼等。
合唱团成立于1991年,源起世界知名的瑞典皇家戏剧院的一个“罗密欧与朱丽叶”制 。自那以后,他们制作了自己的音乐戏剧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会,展示其独特风格——歌唱,舞蹈和戏剧的壮观融合。合唱团由大约十五个歌手和一个乐器演奏家组成。根据场景需要,他们从十几个人的组合到四重奏,或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鲁特琴独奏伴随打击乐器。戏剧和声乐融合成一种,他们的表演应该称为是音乐戏剧——不是歌剧,也不是音乐剧,而是兼具了演技和声乐背景的合唱的表演,同时身着相应的戏服。音乐增强了故事性,舞台艺术增强了歌曲的影响。这种双重力量效应二十多年来在世界性的音乐艺术节上吸引了观众和评论家。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以当代的方式直接与观众对话。合唱团迄今为止已经巡演了30多个国家,包括日本、尼泊尔、法国、意大利、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冰岛、科索沃和美国等。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也在五次诺贝尔奖颁盛宴上及瑞典公主维克多利亚和王子丹尼2010年的婚礼上受邀表演。
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尊崇用音乐讲诉故事的剧院传统。合唱团唱作俱佳,为每个演出制造视觉和音乐体验,最终形成独特的声乐戏剧形式。他们的曲目涵盖从意大利文艺复兴和法国巴洛克到斯拉夫歌火热民间音乐。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带领观众坐上魔术飞毯徜徉于温柔的爱情传说和诙谐喜剧场景。
贝努瓦·马尔姆博格(Benoît Malmberg)于1991年在瑞典皇家戏剧院组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他同时担任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的艺术总监和合唱团团长,此外他也是皇家戏剧院的资深制作人。自1986年起他就在皇家戏剧院任职,此后一直担任合唱团团长、艺术总监、歌手、演员、导演助理、编剧顾问等重要的职位。作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的团长,伯诺瓦执导的晚宴节目曾五次在诺贝尔奖的颁奖晚宴上上演,此外,合唱团还受邀在瑞典公主维多利亚的婚礼以及很多重要晚宴上演出。
2000年他获得了英格玛•伯格曼奖学金,2012年“作为罗密欧与朱丽叶合唱团团长的卓越艺术贡献”获得了国王陛下授予的第八级蓝丝带的勋章。
克莱门特·雅内坎是和克劳丹·德·塞米西一起对于巴黎风格香颂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所写的香颂曲都被人喜爱而广为传唱。他最标志性的香颂曲之一就是《战争》,曲中部分采取了拟声描述了著名的1515 年马里尼亚诺战役,这也就是《麦克白》里主轴的乐曲。
若斯坎·德普雷是一位法国-弗莱芒作曲家,作为法国-弗莱芒作曲学校的中心人物以及首位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复调声乐大师,被视为西方音乐史上的一座高峰。若斯坎是他所处时代获得公认的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音乐对后世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根据莎士比亚的原著戏剧改编,由贝努瓦·马尔姆博格(Benoît Malmberg)改编及执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