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长期居住南极大脑萎缩可达10%认知与交往能力变差

人长期居住南极大脑萎缩可达10%认知与交往能力变差

长期住在天寒地冻、让人感到孤独的南极洲,会影响人大脑吗?一项新研究显示,大脑会萎缩4%至10%,学习、认知及与人交往能力都会减弱。

据Live Science网站12月6日报道,一支科学家团队以德国南极诺伊迈尔三世科考站(Neumayer Station III)9名科考队员为研究对象,在他们科考前后经由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检测队员们大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评估他们的认知功能。

研究对象所居住的诺伊迈尔三世科考站位于韦德海附近的Ekstrom冰架上,整个冬季可容纳9人。建筑物本身包含团队的大部分工作区、公共区域和供应室。科考站被天寒地冻的荒野所包围,符合教科书中“孤独”的定义。

研究人员发现,与同性别同龄人相比,科考队员在南极洲居住14个月后大脑萎缩4%至10%,与学习和记忆相关的海马体(hippocampus)体积缩小较多。与自己科考前相比,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平均降低45%,科考结束一个半月后仍处于较低水平。

科学家在12月4日最新一期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的文章中写道,科考队员大脑变化可能与他们长期处于与世隔绝且单调的环境有关,大脑因此作出“用进废退”反应。

与未在南极长期居住者相比,科考人员大脑区域的灰质物质(红色标记)萎缩较多。

研究人员眼下着手研究如何预防大脑在这种环境中缩小,考虑经由专门锻炼方法、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等手段干预。

据报道,海马体长期面对单调环境产生的变化可以经由增加刺激予以调整,例如增加社交互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