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未入选苏军五大元帅成为遗憾被处决后斯大林突感悔恨

此人未入选苏军五大元帅成为遗憾被处决后斯大林突感悔恨

1935年,5位功勋卓著的军事统帅被授予元帅军衔,他们被视为当时苏军之中最为顶尖的存在,然而既然是评军衔,当然要拿战绩和军事才能作为主要的衡量标准,五大元帅中,其他四人各有各的长处,唯独有“红色元帅”之称的伏罗希洛夫低了一档。有人就问了,难道苏军其他将领之中就没有比伏帅强的吗?不但有,这个人还强的可怕,他便是伊耶罗尼姆·彼得罗维奇·乌博列维奇。

在1935年的评级中,乌博列维奇被评为“一级集团军级”,这种级别相当于大将军衔,仅比元帅低了一点点,但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人们几乎都认为他的地位和能力远不止如此。乌博列维奇有多强?我们用一件事作为佐证。二战中苏军之所以能够抵挡住德军入侵,最终反败为胜,将领们精妙的指挥功不可没,但斯大林的统帅才能同样重要。朱可夫曾对斯大林的军事指挥能力做出高度评价,但后者却很少插手将军们的指挥,取而代之的是,他总能让合适的人出现在合适的位置上。

苏联的远东地区水深莫测,外有日本虎视眈眈,内有许多势力彼此不服。斯大林派了约瑟夫·罗季奥诺维奇·阿帕纳先科担任远东方面军司令,此人独裁者作风十足,动不动就威胁说“我要处决你”,最初弄得同僚们怨声载道。然而斯大林才不管,还不断给阿帕纳先科放权,后来甚至给了他自主征兵的权力,大小事务皆可先斩后奏。这样看上去很危险,将领拥兵自重很容易起异心,斯大林这样搞也算是别出心裁了。然而历史却证明了一切:阿帕纳先科在任时,不但保证了远东地区局势的稳定,还源源不断为前线输送兵力。除此之外,起初恨不得指着他骂的下属们,最后一个个服服帖帖。

阿帕纳先科的事例足以证明斯大林眼光毒辣精准,而当时白俄罗斯军区比远东好不到哪儿去。这里作为西方国家通往俄国的必经之路,战略地位之重不言而喻。白俄罗斯军区更是汇聚了苏军诸多名将,朱可夫、科涅夫等苏军顶级将领都曾在此任职。想要镇住这群桀骜不驯的猛人,必须有一个足够强悍的人。斯大林几乎是毫不迟疑地将乌博列维奇安排到了这个位置上,可见后者在当时苏军之中的地位之高,能力之强。

在这个过程中,还出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第4骑兵师刚从列宁格勒军区调到白俄罗斯军区伊始,因为作风懒散遭到乌博列维奇批评,随后上报给时任国防人民委员的伏罗希洛夫。要知道,第4骑兵师是一支拥有辉煌历史的百战雄狮,况且该师以伏罗希洛夫的名字命名,伏帅听后更是怒不可遏,感到颜面无光,将该师师长撤职。在新师长任命的问题上,无论是伏罗希洛夫还是布琼尼都犯了难,最后还是铁木辛哥给了个建议,推荐了朱可夫。

要知道,朱可夫是个工作狂,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甚至到了偏执的程度。要是跟他共事出了差错,恐怕是上司也面不了被当面喷。而朱可夫在被任命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先是对该师情况作了详细掌握,然后才打算采取行动。乌博列维奇在视察的过程中发现该师情况迟迟没有明显改观,认为朱可夫也不过是浪得虚名,当即给了个处分。朱可夫也不怂,立刻回了封电报:乌博列维奇同志,您是一位极其不公正的军区司令员,我不想在您手下干了,请把我调到其他任何军区去。有趣的是,乌博列维奇被下属冲撞后非但不急着生气,反而亲自去调查真相,发现自己当真误解了朱可夫后,不但撤回了处分,还做出诚恳道歉。乌博列维奇的为人实在是令人佩服,这也是他能够服众的原因之一。

乌博列维奇在二战前的生涯可谓是非常精彩,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军高级将领之间发生了较为激烈的争执。当时,以图哈切夫斯基为首的一批将领预见到了坦克在未来战场上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主张大力发展装甲部队;以布琼尼、伏罗希洛夫为首的老派将领则主张将骑兵机械化,因而反对前者建议。两拨人马彼此不服,最终惊动了最高领袖斯大林。

站在咱们如今的“上帝视角”来看,其实两方说法都有道理。坦克作为陆战主力确实是当时时代发展的主流,而对于苏联来说,结合苏联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从短期来说,从无到有地组建坦克部队确实不如将骑兵机械化更具实用性。苏军的装甲部队之所以能够变得像后来那般强悍,其实是在苏芬战争中交了学费的。然而在当时,敢于提出这点是非常有勇气的。好在斯大林开明大度,给了图帅足够大的权力。1928年,苏军仅有两个坦克团共200辆坦克;1932年,苏军已拥有1万余辆格式坦克和装甲车,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据说还超越了当时其他各国坦克之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装甲军团。而在这个过程中,乌博列维奇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从乌博列维奇麾下走出来的名将更是数不胜数,除了朱可夫之外,马力诺夫斯基、梅列茨科夫、科涅夫等人均深受其教诲。朱可夫和科涅夫都曾把乌和图哈切夫斯基放在一起比较,得到的答案也惊人相似:两人都认为乌博列维奇更胜一筹,甚至称图连乌的一半都不如。那么,这样一个强悍的存在,为何名气远不如朱可夫等人呢?原因说来令人遗憾:早在二战爆发前,他就因故被处决了。

值得一提的是,乌博列维奇逝世不久,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梅列茨科夫在向斯大林汇报完工作后,后者沉默片刻,突然说道:“你们要像乌博列维奇在世时那样培训自己的部队。”与会所有人被这句突然冒出来的话搞得冷汗直流,无人敢吱声;梅列茨科夫更是深受震撼,都不知该作何回答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