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报道,中国调整政策后,给全球各国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大量外国商人纷纷涌入中国市场,参加中国的各种展会,探讨各种合作可能性,试图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机会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
同样,中国的商人也在走出国门,带着优质的产品,前往国外参加展会,把“中国制造”进一步推向全世界。
对此,德国企业深有感触。此前,德国的企业巨头们,就曾经随朔尔茨访问过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复苏,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商人来到了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商人也大规模涌入德国。
德国展览业协会副主席彼得·奥特曼就对中国商人大规模进入德国参加展会发出了感慨。
据了解,德国每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展会。中国厂商一直都是参展的最大规模外国团体。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世界各国的展会都受到了影响,并且始终没有恢复。
而现在,在德国举行的纽伦堡玩具博览会和法兰克福国际春季消费品展览会上,出现了大量中国商人。奥特曼表示,这是三年以来中国参展商和参观者首次大规模地到来。这对于德国商界来说,是一个转机。
纽伦堡玩具博览会是玩具行业最大规模的展会,而中国在玩具领域的地位,无人能及。因此,中国厂商能否大规模参加纽伦堡玩具博览会,是整个行业的风向标。中国商人大规模参战,让全球玩具行业的从业者对行业前景充满了乐观。
德国最大玩具制造商仙霸集团的老板米夏埃尔·西贝尔表示:“事实很简单,我们都依赖中国。”西贝尔指出,虽然玩具巨头都在寻找替代中国的生产基地,这不是出于政治动机,只是站在一个商人的角度,但是事实证明,中国是无可取代的,“我们不能自欺欺人。”
西贝尔亲历了从上世纪末开始的产业转移,他对全球玩具行业非常了解。现在的格局是怎么形成的,西贝尔一清二楚。未来玩具行业的走向又是如何,他也有清晰的见解——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出现中国的替代者。
实际上,不只是玩具行业,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各个工业领域,中国都是不可取代的,下到小商品,上至尖端领域,都是如此。
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很多外国企业都在寻找其他的生产基地来替代中国,以压低生产成本。再加上美国一直在采取政治手段,逼迫美企以及盟友家的企业把产能从中国转移出去,但事实表明,这并不现实,一些外企强行进行了转移,结果很快就不得不接受现实,只能重返中国。
除了作为生产基地的不可替代性之外,中国市场也具有不可替代性。这两项是相辅相成的,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为什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了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也是因为中国在供应端和消费端无可取代的地位。
发表评论